1、“语丝文体”: (1)产生:1924年11月创办的《语丝》周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“任意而谈,无所顾忌,要催促新的产生,对于有害的旧物,则竭力加以排击”,文笔幽默、泼辣,时称“语丝文体”。 (2)语丝社主要成员:周作人、林语堂、章川岛、孙伏园等。 【周作人】(1885~1967),鲁迅的二弟。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、文学理论家、评论家、诗人、翻译家、思想家,中国民俗学开拓人,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。“五四”时期,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“为人生”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“人的文学”的理论,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。其代表作有:散文集有《自己的园地》、《雨天的书》、《泽泻集》、《谈龙集》、《谈虎集》、《永日集》、《看云集》、《夜读抄》、《苦茶随笔》、《苦茶杂记》、《风雨谈》、《瓜豆集》、《秉烛谈》等;散文名篇有《故乡的野菜》、《乌蓬船》、《苍蝇》、《苦雨》、《鸟声》、《喝茶》等。 【林语堂】(1895年10月10日-1976年3月26日),福建龙溪(今漳州)人,原名和乐,后改玉堂,又改语堂,中国现代著名作家、学者、翻译家、语言学家,新道家代表人物。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。曾创办《论语》《人世间》《宇宙风》等刊物,作品包括小说《京华烟云》《啼笑皆非》。散文和杂文文集《人生的盛宴》《生活的艺术》以及译著《东坡诗文选》《浮生六记》等。1966年定居台湾,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,主持编撰《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》。 2、许地山(笔名落华生)的《空山灵雨》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。 3、20年代瞿秋白发表的散文中重要的有《心的声音》《饿乡纪程》《赤都心史》《漫的狱中日记》《那个城》,其中《饿乡纪程》《赤都心史》是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真相的作品。 4、梁遇春被称为“中国的爱利亚”,作品多收于《春醪集》。 5、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,以徐志摩和陈西滢的影响最大。徐志摩20年代的散文集有《落叶》《自剖》《巴黎的鳞爪》,《秋》是1929年的演讲。陈西滢以“闲话”知名,代表作有《西滢闲话》。 6、朱自清著有诗文合集《踪迹》,散文集《背影》《你我》。 【朱自清】(1898~1948),原名自华,号秋实,字佩弦。中国近代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民主战士,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,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。他的散文感情真挚,往往取材者小,所见者大,情景交融,语言华美而质朴,显示出严禁洗练、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。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《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、《温州的踪迹》等,后又创作了《白种人—上帝的骄子》、《背影》、《荷塘月色》等颇具影响的散文。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《踪迹》、《背景》、《你我》、《欧游杂记》、《标准与尺度》、《论雅俗共赏》等。 7、20世纪20年代是冰心的成名期,散文创作有《往事》、通讯集《寄小读者》、短篇小说和散文集《超人》以及诗集《繁星》《春水》。最能表现冰心个性的是她的“爱的哲学”。 【冰心】(1900~1999),福建长乐人,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。原名为谢婉莹,笔名冰心。取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之意。被称为“世纪老人”。现代著名女作家、儿童文学家、诗人、翻译家,她歌颂母爱,童真,自然。非常爱小孩,把小孩看做“最神圣的人”。深受人民的敬仰。 1919年8月的《晨报》上,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《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》和第一篇小说《两个家庭》。 8、鲁迅散文诗集《野草》: (1)勇敢的面对而不是规避和逃离现实的黑暗,表现了鲁迅一贯的清醒的现实主义,这精神贯穿于全部《野草》,尤以《秋夜》《影的告别》为最。 (2)《野草》显著的特点:在取象、造境、构思上的独特性;修辞上大量象征、隐喻手法的运用;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量吸取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又化为自己得的血肉。
【考点提示】第一个十年的散文作家比较多,很多都是跨年代的,结合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的命题特点,建议大家重点掌握周作人,林语堂、朱自清、冰心。其它内容做一般了解即可。百科知识内容零散,涉及面广,一定要梳理起来完整的知识体系,明确重点,才能提高效率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|